航缘15载往事钩沉
乐一屋
四十多年前结束即满10年知青生涯,我从闽北山区的建瓯农村来到东海之滨海防城市厦门工作,与航结缘15年。
1978年12月30日下午我怀揣招工调令及办妥的户粮迁移手续,在知青朋友的帮助下,拦了一辆森工局运载木头的大卡车从建瓯县城直奔南平火车站,当晚七点多乘坐普客列车,经过一昼夜的漫长运行,于次日(31日)上午十点多赶到厦门航管分局(即后来的厦门轮船总公司)劳工科报到。
1979年1月上旬,我作为十年老知青内招后被分配到省航管局厦门分局下属船舶修造厂船体二车间冷作组做学徒。
航厂(厦门航管分局机关基层都这么简称船舶修造厂)地处厦门港民族路86号,和早期的厦门电厂相比邻。船体车间又分为一车间和二车间,一车间在沙坡尾,有两座船坞,主要承担修理建造航管分局外海船队及内河船队的木质船舶;二车间专门负责维修钢质船舶,相比之下,二车间的那座条石垒砌的船坞又大又深。79-80年我在航厂当学徒的那些日子里,经常扛铁锤、握榔头,跟着师傅下船坞、上船舶,和电焊工、钳工及装配工在甲板、机舱或船底进行维修作业。
1980年11月,厦门航管分局原航务工程大队整建制划归省航管局航道工程处(和厦门航管分局同隶属省航管局),龙溪航管总站下属龙溪工程队同时一并划入,组建闽南航道段,是省航道处直属在厦机构,担负闽南沿海航道航标维护,在省交通系统内部属财政预算拨款的三级核算事业单位,急需财会人员,从省航管系统内调剂解决。我父亲长期在航管系统从事会计工作,已退休回福州几年了,熟知他的原先老同事、老领导建议他发挥余热,返聘来厦门帮助航道段为新财务人员传帮带,我有幸地被推荐调出航厂到闽南航道段,担任会计。当时的闽南航道段办公地点就设在海后路42号原厦门航管分局航务工程大队旧址,和大同路口相交,面向鼓浪屿,左侧过街是外贸大厦,右侧临近邮电大楼,横过鹭江道就到厦门海滨公园。
在闽南航道段财务组工作期间,我时常出差上省航道处财务科汇报本段航道养护经费拨入拨出运行情况,请示经费使用中的相关问题,多次参加省处财务科组织的各段队财务执行情况的检查(互查)活动,结识了许多同行朋友,大家交流业务,取长补短,共同提升。还经常跟随段领导出差到漳州市(龙溪工程队所在地)和设在龙海县的石码航标站,检查指导由本段财务下拨的九龙江航道养护经费使用情况。
1982年12月,由省航管局(九十年代初政企分开后改为省轮船总公司)批准,龙溪工程队及石码航标站又从省航道工程处闽南航道段划回龙溪航管总站,原来维护的九龙江航道和沿海航标及相应的工作管辖范围仍归该站,承担职责。
1986年8月,随着全省航道事业发展,省港航管理局(85年全省港航政企体制改革,成立省轮船总公司,省航管局撤销,同时组建福建省港航管理局)下文批准闽南航道段更名为厦门航道段,工作职能、责任范围、隶属关系等维持不变。
也是在1986年8月,厦门航道段根据单位内部管理和职工队伍建设需要,调整我到段政工部门任职。在拨了六年算盘的会计岗位上,训练并养成了做事谨慎较真的习惯,因而我善始善终地办理好财务移交手续,专心开始党务工作。
组建于八十年代初期的闽南航道段(即后来的厦门航道段)在省航道处党委直接部署指导下随即筹建党支部。书记人选由省航道处党委考核推荐,经过党内民主选举,按照党组织属地管理原则,再与厦门航管分局党委协商分别行文批复成立。段党支部实行双重领导,党务工作属航管分局党委领导,职工思想政治和支部建设由省航道处党委直接领导。
我在航道段政工组期间,一方面履行职责协助支部做好党群工作,承担省航道处党委和政工科布置的掌握职工队伍思想动态、提高职工队伍综合素质的职责;另一方面也和厦门航管分局党委及政工科保持联系,请示汇报。结合航道业务工作,完成市委市经委党工委及航管分局党委部署的任务。
1987年9月,省航道处党委下发文件由我接任党支部工作,从而我与省航道处党委及厦门航管分局党委上下级关系更加直接、密切,工作联系也更加频繁。任期内除了多次到福州参加省港航局和航道处两级党委的各项党建、政工和职工代表会议之外,厦门航管分局党委政治处(党办)相关党群工作会议我也参加。那时厦门航道段仍是个小单位,只有十来名党员,未设支部专职干事,我自己仍然做政工事务。
那几年厦门航道段党支部在抓好教育管理党员的同时,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功能,在行政配合下,充分调动本段工会积极性,克服场地窄小困难,因地制宜开展职工乒乓球赛、猜灯谜等活动,提高队伍向心力凝聚力,促进航道事业发展。
1993年9月我调往厦门市直属机关党建部门专职从事组织和纪检工作。从此离开了与航结缘15年的省属航管系统。